评论一个画家的画,言其构图之得失,笔墨之成败,色彩之薄厚,甚至道出其画之渊源和影响所在,都不是难处。你不讲,读者也看得出,作者心里也自有数。这一幅构图有所失,下一幅画构图便未必再失,这一笔败了,下一笔未必再败。画的渊源,也是一目了然的。若如此评画,便没有实际意义。能从一个画家成败中道其成败之基因,言其成功之隐秘,说出道理,给人以启发,才是评论之真谛。艺术是直接意识,批评是哲学意识。所以,范扬请我评他的画,我先不讲他的画之优劣得失,而从他的自视力和自信心谈起。
我曾经说过,一个民族,只有自视优越,才能发达强大,一个人亦然。反之,一个民族,如果自视劣等,或是丧失自信心,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。一个人,如果自轻自贱,丧失上进的信心,这个人肯定没有太多希望,至少说不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。
范扬的画在当代到底排行如何?我现在绝对不下判断,因为我把他的画讲得太重读者不赞成,画家们也不赞成;讲得太轻,不是事实,范扬也不高兴。所以,还是不表态为好。但范扬有一条堪称当代第一,这就是他的自视优越和自信心。他多次反复地给我讲过:“我要做的是历史性的画家,我从学画的那一天起,我就认定将来一定成为第一流的大画家。我从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,我要做的事,是纵览历史,寻找自己的坐标。”“把我的画跟张大师、李大师的画挂在一起,比比看,到底谁强谁弱,到底深浅如何。不信,试试看,把我的题款抽掉,放在《艺苑掇英》里,恐怕又有人说,画史上怎么漏掉了一位大家呢?”“艺术这个东西,标准是在心中,所谓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是也。此中真意,看图说话足矣。”我和范扬相交十余年,只听到他谦虚过两回。一次他打电话来说:“我只能称为第一流画家,但我还不能说我是第一名画家,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嘛。文,各有各的风格,谁也不好自称第一,武呢?第二名肯定败在第一名手中。但我是第一流画家,这是肯定的,我的画笔厚墨沉。你要评我的画,就用这四字为题。”还有一次,范扬不张狂了,老老实实地对我说:“纵览史册,看范宽董源青藤八大,总是望洋兴叹,己不如人。”不过,范扬话音刚落,话头一转,狂态又现:“睥睨当世,难见高手,却又是人不如己。”范扬的话是否可以得到公众的认可姑且不论,但他的自信心,自视优越心,正是他成功的重要基因之一。如果一个人自认不是画家的材料,他就不会画画;一个人自觉可以画点画,但却自认不能成为第一流画家,他就会放弃最大的努力,而且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,最终不成气候。儒家讲究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,知其不可,还要为之,这要何等坚强毅力啊!但很少有人能做到。一般人知其不可就放弃了,范扬有点儒家精神,而现在,他已知其可,所以他的信心更十足。古人云: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范扬的气正足,还在鼓,所以,他永远不会“衰”,更不会“竭”,不衰竭,生命力就强。这正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。
但是,仅有自信心,也未必就能成功。我研究历代成功的画家,皆经历三个阶段:一是神于好,二是精于勤,三是成于悟。凡是不喜好画的,就不可能学好画,甚至不会结缘于画;喜好画的,不勤奋作画,便不可能专精,也只是算作妙品,要达到神品、逸品,必要有“悟”的功夫。“悟”不到者,永远不能成为最高的画家,而且到了一定时候,锐气尽失,画的水平便会降下来。范扬,少而好画,盖出于天性,这使他自幼即结缘于画,留心于画,此之谓“神于好”。
画画的人,神于好者,不在少数,精于勤奋者也不在少数,苦功人人能下,但成功者仍然寥寥无几,“行一百者半九十”,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,一步不到,都不算作成功。画画的人,最后的成功还在一个“悟”字。“悟”性并非人人都有,知道“悟”性重要的人,也未必有悟性;它和最初的“神于好”一样,盖出于天生,但又和“神于好”出于自然的天性不同;它既要人的天赋中有之,又要积累各种知识。质言之,不学习,少积累,便不可能得悟。但积累了很多知识的人,也未必有悟性。如前所述,必须积累很多知识,又必须天赋有之,二者融合而后方能开悟。有人作画终生,不识优劣,甚至以劣为优,以优为劣,其结果是其一不能进步,其二必然退步。范扬从来不想当画匠,他要当第一流大画家,他不仅学画,更读书。我曾说过:古代的文人画,其作者是文人而兼画家,范扬则是画家而兼文人,他读诗、读词、读曲、读古文、读历史;他订阅《文物》杂志,对考古鉴定多有兴趣;他多读画论画史,道及古代各类画家及其作品,如数家珍,更能道出其中好处和不足之处。因有如此基础,他评论当世画家,言其优劣得失,都能一语中的。他不会因某人画名如雷贯耳而盲目崇拜,也不会因某人无名而视其长处不见。平时,我最爱和范扬一起评说天下画家,某人长处短处,因何而长,因何而短,他都一目了然。能知画之优劣短长者,就不会向劣处发展;看准优处长处目标,直攀而上,达到目标便不成问题。所以,只有真正懂画,悟到关键处的画家才能成功,没有不懂画无悟性之画人能成功者。所以范扬常说,坐而论道,是智者的游戏,绘画写字,是悟真的过程,无智无识者,不屑与之一谈。
还有一个问题,一幅画与另一幅画,同样的构图,同样的造型,同样的墨色,外形看上去,似完全相同;但一耐看,一不耐看者,功力不同故也。耐看的画当然是好画,这全靠功力。比如同样画一枝梅花,有功力的人一点一画,自然隽味无穷,无功力的画家,不论怎么画,无论其简繁,都没有看头。这笔下功夫是瞒不住内行的。唐人张彦远说:“骨气形似,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。”又云“故工画者多善书。”中国画家笔下功夫,基本上就是书法基础,书法功力达到什么程度,绘画功力也就达到什么程度。范扬平时不大炫耀自己的书法,他宁肯炫耀自己的绘画。这正是他的狡黠之处。他不暴露自己画得好的隐秘。实际上,他下了不少工夫研究书法,暗自用功于此道。范扬说他的画“笔厚墨沉”,完全符合其实,所以我也乐意用此为题。他的画之所以能“笔厚墨沉”,根底也正在于其对书法的深入把握。老实说,我见过很多当代书法家,其对书法的认识鲜有超过范扬者。
范扬的画长处还有很多。值得面向读者披露的仍有不少,限于篇幅,暂置而不论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