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.11.13
平时写生不用画这么大,这里条件好就画大的。
我画得很自在,这样勾、勾、勾,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它的书写性在里面,用笔也很硬朗。画的时候,首先有一个大的格局,画的什么地方基本上能看得出来。先用焦墨铺底,不然这么大不好画。有一次我也是画了一幅长卷,画完墨稿学员就赶快拿去复印(黔东南《镇远府城青龙洞古建筑群》麻纸两张对接4米长,历时8小时画完),后来我又把它画完了。这样画,说实话也是先把想画的都画下来再说。我有一个最大的优点,就是不怕的,什么东西都能画,画了再说。这里需要做个记号,一会回来画别忘了。看看要画多高,不能超过纸面。
我画的线条有力,结构也在。这么大的画,不可能在这里三矾九染,在这里慢慢皴,只能争取能表现的就尽力表现出来。比如,它这里露出山石,我就画山石,山石背后有深的沟,就画出它的形状,也画它的阴阳。西画里叫明暗,中国画里叫阴阳,要把它的阴阳向背画出来。这就是书上讲的,横画要竖皴,竖画要横皴。我是横、竖、点、染一体。
在外面写生条件不好,所以就多拿几只笔,像画油画那样。不是非要用这么多笔,而是因为水少,怕一弄脏了不好洗,可以换一下笔。
画的时候尽量色不碍墨、墨不碍色,这样最初勾的那种漂亮线就会留下来。画完以后过一会就忘记了,把形再整一整。你们注意,我在画的时候这些东西是填在里头的,就是勾、填,这是我的秘密。这样没有妨碍原来墨色的清新,都留着,所以墨色不灰。千万注意,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懂,后来渐渐摸索出来了。古人说过“色不碍墨、墨不碍色”,但是你是否真正懂得有体会呢还是就是跟着说说而已,什么叫“气韵生动”?这样保持了最初清新的感觉,就像初恋的感觉,如果加在原来的墨色上就灰了。有时候不能损失用笔的顺畅性。
我的画是有大的结构的。对象就这样,只是变成我画面的笔墨了。画到这里的时候,那边都是大片的,所以就十分小心地画,所谓大胆用笔小心收拾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这里原来是两条线,我刚才做了个记号,现在完善丰富它。画出转折来,这也是对象的,很丰富。这条路不能滚圆,也不能不圆。这一小块,慢慢把它整理出来。
画得不够舒展,但结构很结实。如果条件好的话,用笔会更舒展一些。但我不管,画成什么就是什么。远看很丰富,右边是山头,左边是山谷,气象很大,看上去有疏有密,整体上右边是赭石,左边是墨,右边大块一点,左边碎一点。我很注意山的外轮廓,山头一个个的小尖尖,我都画出来了,基本上根据对象画的,包括山的阴影、阴阳向背,我画得也很大气。后面那片黑墨,实际上就是背光,在西洋画叫做明暗,在 中国画叫阴阳,“阴阳割昏晓”。山之阴阳凹凸,也不完全是理性的,要有感性的直觉、理性的支撑。
山上看上去有很多苔点。用不着全画上,我的画面看上去也毛茸茸的,并不完全光秃秃的。无论画速写还是水墨,晚上回来都要再看看,一是回想一下当时的感觉,也是找找毛病,主要是找找跟古代大师的距离。房子画得很硬,漂漂亮亮。对象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,若有若无,然后我画面上的就若有若无,有点横直线,有点白墙露出来,整体就是这样。包括那组斜的村落,它在斜的山势与河流中间,我也画出这种势态来了。虽然它有四合院这样组合过去,我也有,但大的势是这样的。我把握一个最整体的感受。村落就是顺着河流过去,跟线条的走势有关系,节奏里面有分割,画起来就稍微慢一点。因为右边线条比较野,如果左边这里也野的话,就像一匹野马,光乱跑不行,还要收得住,所谓收放、掌控。
没有云烟就不画云烟,没有雾气就不画雾气,远山不虚就不画虚。其实里面也有虚实,远山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尖一个尖的,有的实一点,有的虚一点,有的是赭石,有的是墨色。
要注意,不能乱加云烟。创作的时候加云、加雾都不要紧,但写生的时候对象是什么就是什么。以前我带同学到三清山,全是雾气的时候我就画得雾腾腾的。这是在大雨里画的(翻看画册),小姚打着伞,江西美协的人就在旁边站着。对象就是这样,有云烟。这张是快走的时候画的,画得很快,全凭感觉,线条的疏密还不错。这张画的时候石景瑞问,老师这怎么画?我说我也不知道,凭直觉画,最后画得很像。《巨蟒出山》画得很淡,但非常硬朗,包括两个山头之间微妙的空白很漂亮,就好像精心画的一样,像是一个精心炮制的小缝隙,当时是凭直觉画的。还有蛇脑,这样的细节也画出来了,所谓细节决定一切。如果细节没有,画糊涂了,不漂亮了。但是如果刻意留的也不漂亮,就在这点画之间,“见血封喉”,嚓!(众笑)。举重若轻,画得很淡,但很硬朗。当时就是这样,雾气蒙蒙,我画出了烟雾升腾的感觉,一块有一块没有,虚虚实实。但树梢头呢,画得率意又要有形状。这都是在直觉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完成的。因为我们长期对传统的训练,疏密、聚散等自觉和不自觉地反映在笔下了。这就是所谓的功力深厚。
这是工笔,完全学的宋画,雪景、形状、方法都是学宋画。画这种山脊,是有脉络的,如果横过来是岭,竖起来就是峰。这幅画云卷、那幅云舒,画很现代,很漂亮。整体上像金文和甲骨,包括我的用笔,像锲刻,如锥画沙,我体验到了用刀刻的感觉。另外,画册里的这张写生画了8个多小时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